一、教学性质
汉语语言课程是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语言学习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其教学原则、规律和特点全部根据留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语言水平设计和安排,以达到预期的语言教学目的。汉语教学不仅注重来华留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加强对中国知识和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
二、教学对象
汉语语言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来华学习半年或半年以上的非学历留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按照汉语水平的不同分布于各个级别的班级中。
三、教学目标
通过汉语教学,帮助包括零基础的各个阶段的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熟练使用汉语拼音,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能够听懂2500以上常用词和进行相应内容的对话。听、说能力达到在中国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最低汉语能力标准。
四、教学安排
根据入学测试将留学生分为三个级别: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教学安排分别如下:
1. 初级汉语教学
课程名称 | 学时安排 |
初级汉语听力 | 64学时 |
初级汉语口语 | 32学时 |
初级汉语阅读 | 64学时 |
初级汉语写作 | 64学时 |
初级汉语综合 | 64学时 |
中国文化(初级) | 32学时 |
共计 | 320学时 |
2. 中级汉语教学
课程名称 | 学时安排 |
中级汉语听力 | 64学时 |
中级汉语口语 | 32学时 |
中级汉语阅读 | 64学时 |
中级汉语写作 | 64学时 |
中级汉语综合 | 64学时 |
中国文化(中级) | 32学时 |
共计 | 320学时 |
3. 高级汉语教学
课程名称 | 学时安排 |
高级汉语听力 | 64学时 |
高级汉语口语 | 32学时 |
高级汉语阅读 | 64学时 |
高级汉语写作 | 64学时 |
高级汉语综合 | 64学时 |
中国文化(高级) | 32学时 |
共计 | 320学时 |
五、教学内容
1. 初级汉语教学
初级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础的阅读汉语书面语的能力。通过阅读大量汉语书面材料,从生字、生词、句子、段落和篇章诸方面对学生进行集中、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并且使学生初步掌握口语常用句式和简单对话,并进行成段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思维的习惯,为他们尽快掌握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自然、得体的口语创造条件。此外,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的语音规则,并能够准确清晰地发出汉语语音;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具备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重点是600个左右的生词及基本的汉语语言点,为以后的汉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中级汉语教学
中级汉语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汉语书面语的能力。通过阅读大量汉语书面材料,从生字、生词、句子、段落和篇章诸方面对学生进行集中、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说的能力能应付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介绍个人、家庭情况)、简单的社会交际(如问候、感谢)和有限的学习需要(如课堂活动)。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必要的字和词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并进而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
3. 高级汉语教学
高级汉语是以阅读理解为基础、以重点词语、常用句式与语段语篇为基本内容、以准确而得体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为训练目标的语言技能课。它不同于语言知识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以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练习,在初中级汉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词语辨析与运用能力、快速阅读能力与语段、语篇的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在较高层次上理解和欣赏丰富多彩的汉语现象。
六、教学特色
学院打破按学期划分的编班而且固定班级的传统,创建了“考核分班”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阶段评估考核的成绩选择调整班级。这一模式适应留学生入学时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积极调整适合学生的学术环境。
另外,每年组织为期一周到两周的教学文化活动,帮助留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知识和中国文化。
七、教学管理
学院实施留学生辅导员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和指导。学院实施严格的考勤制度,连续两周无故不参加教学活动者,作自动退学处理。每学期期中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并根据留学生培养的特点,制订了量化评估标准和详细操作程序,每学期期末进行教学评估。对各级次平行班的测试实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记分制度。
八、教学考核与评估
成绩总评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